安史之乱后,唐朝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杠杆配资公司,尤其是“河朔三镇”这些节度使,像是“土皇帝”一样,拥有了相当大的权力,不听朝廷命令,甚至父子相承,势力越来越大。其他一些地方的节度使也受到影响,开始有了割据一方的念头。然而,有一位节度使却与众不同,他宁愿选择自杀,也不愿割据。那么,这位忠心耿耿的节度使究竟是谁呢?
一、劝父归朝
这位节度使名叫田布,字敦礼,祖籍平州卢龙,是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的侄孙。田布的父亲田弘正是魏博的一员名将,既勇猛善战,又有儒者之风。田布深受父亲影响,自小便显得格外懂事。当时,田弘正因受到节度使田季安的猜忌,田布便劝父亲率军归降朝廷,打破割据的局面,父亲田弘正也因此非常赞赏他。
到了812年,田季安去世,田季安的儿子田怀谏继任节度使,但并未得到军队的支持,大家一致推举田弘正为帅。田弘正抓住这一机会,放弃了割据,选择回归朝廷。此后,唐朝与淮西节度使吴元济的战事愈加激烈,田布奉命出征,凭借卓越的指挥能力,连续打了十八场胜仗,成功攻克敌阵,立下赫赫战功。因而,田布得到了升职,成为了左金吾卫将军、御史大夫。
展开剩余62%二、节度一方
820年,田弘正被任命为成德节度使,田布也被任命为河阳三城怀节度使。父子同任节度使,受到了当时百姓的称赞,大家认为田氏父子忠诚于国、才德兼备。然而,命运多舛,次年春天,田布改任泾原节度使,但就在这年秋天,成德发生了兵变,田弘正和他的家人、幕僚被叛军杀害。
当时,魏博节度使李愬因重病无法出征,朝廷经过讨论,认为魏博地位强盛,而魏博军中的士兵素来尊敬田弘正,田布若接任魏博节度使,能带领军队平乱,于是决定任命他为魏博节度使,负责平叛。尽管如此,田布心里清楚,自己无法控制魏博军队,便在上任之前流泪请求朝廷免去此职,但却被皇帝拒绝。
三、自杀而死
田布最后还是接受了命令,带领三万人前往魏博。临行前,他与家人告别,并将府中的伎乐全部放出。抵达魏博后,田布对军中的老兵表示尊敬,将自己的俸禄分给士兵,以建立良好的关系。就在他准备出兵时,军中却出现了叛乱分子——史宪诚,他心怀叵测,暗中策划叛变。
当时正值大雪天气,军队缺乏粮草,史宪诚在军中散布谣言,导致军心动摇。许多士兵纷纷倒向史宪诚,只有少数士兵仍然忠诚于田布。第二天,军中爆发更大的哗变,众将要求田布按“河朔旧事”行事,即割据一方,否则就不再支持他。面对局势的崩溃,田布知道自己无法挽回局面,便向皇帝上奏:“臣观众意,终且负国。臣无功,不敢忘死。”
最终,田布决定以死表忠,他拔刀自刺,胸口一刀,临终时说道:“上以谢君父,下以示三军。”他不仅为自己的忠诚表达了决绝,也向整个军队传达了忠诚与责任的精神。
这位田布,在唐朝藩镇割据的乱局中,选择了坚守忠诚与责任的底线杠杆配资公司,最终以悲壮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。
发布于:天津市鑫东财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